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周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走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同比在连续四个月为负的情况下,首次转涨。核心CPI也创下14个月新高。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盛来运强调,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具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上半年,CPI下降,但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核心CPI是同比上涨0.4%。因此具有结构性特点。同时,当前价格低位运行也于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转型的特点有关,也与现阶段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因此具有阶段性。
盛来运判断,下半年,价格会低位温和回升。支撑因素包括:一是经济稳定向好,为价格奠定了基础;二是扩内需政策还将持续显效;三是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有利于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四是假日经济效应也会发挥带动作用;五是从技术上看,翘尾因素对CPI和PPI的下拉影响会减弱。
扩大内需方面,接受界面新闻采访对分析师普遍认为,三季度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将继续加快,为“两重”“两新”更多资金支持,从而尽快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反内卷”方面,国金证券分析师孙永乐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反内卷”主要针对低价无序竞争,以钢铁、水泥、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为代表,部分行业供需存在非市场化因素扭曲资源配置的问题,行业“逐底竞争”加剧了PPI下行。
他表示,随着政策加大对内卷式降价的治理力度,国内光伏玻璃、水泥、钢铁等行业开始推动产能减产,对相关商品价格或能够形成一定支撑。
孙永乐预计,三、四季度CPI同比增速为-0.1%、0%,PPI同比为-2.5%、-2.1%,对应三、四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9%、-0.6%,相比二季度GDP平减指数-1%逐季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供求关系将持续改善,经济循环也将更加顺畅,物价保持稳步合理回升有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